侯宇剛代表:“引智借力” 發揮煤礦智能化效能
時間:2022-12-14 來源:科大科技兩會連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今年1月,2022年煤礦智能化重大進展發布會透露,2022年礦山智能化建設速度達到新的高度,全國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達1019個,同比增加42%,智能化煤礦572處,全國智能化煤礦建設投資累計達到1000億元。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能源棗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宇剛接受《中國煤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煤炭企業要將‘實用、實際、實效'貫穿煤礦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始終,不搞‘一建了之’‘一用滿足’,積極‘引智借力’,持續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中取得新突破?!?/span>
真金白銀支持高水平建設
侯宇剛介紹,近年來,棗礦集團將打造安全、綠色、智能、高效“四型”礦井作為保障能源安全供給,實現“兩個根本”(從根本上消除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全面推進煤礦數字化、智能化高水平建設,持續提升減人、增安、提效發展能力。
5年來,棗礦集團累計投入20億元用于核心生產裝備升級。2021年以來,該集團加快從“生產單元”智能化向“煤礦全域”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投入7億元攻堅*********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付村煤業于2023年2月15日高分通過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達到Ⅱ類中級標準,其配套選煤廠達到國家中級智能化選煤廠標準;山東省內10對礦井的采煤工作面實現智能化全覆蓋,采煤智能化產能占比達到100%。
“今年,我們計劃再投入5.3億元,在蔣莊煤礦、田陳煤礦2對礦井啟動*********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并在濱湖煤礦、蔣莊煤礦打造2個行業領先的薄煤層智能化開采工作面,在三河口礦業等建成1座到2座優質智能高效選煤廠?!焙钣顒傉f,“明年,我們計劃在柴里煤礦、新安煤礦、三河口礦業3對礦井啟動示范礦井建設,到‘十四五’末至少建成7處示范礦井,打造智能化示范礦區?!?/span>
智能化建設還存在廣闊空間
侯宇剛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仍處在初級階段,僅有少量煤礦實現了局部生產環節的智能分析及決策控制,距智慧礦山建設目標甚遠,仍存在大量的升級改造存量需求。 “進入新時期,煤炭行業需要融合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裝備等新技術實現智能化轉型,智能化建設還存在廣闊空間?!焙钣顒傉f。侯宇剛認為,從煤礦智能化建設情況來看,當前智能化建設面臨四方面問題。 一是當前智能化技術適應性有待提高。煤層厚度穩定、傾角小、構造簡單等客觀條件比較好的煤礦,智能化建設比較成功,但現場仍然離不開人員監控、微調、干預。對于開采深度大、礦壓高、斷層多、構造復雜的礦井,智能化裝備無法發揮應有效能,需要煤礦結合實際與廠商聯合研發適合的智能化技術裝備。 二是部分關鍵核心技術仍需突破。如煤機精確定位和工作面自動找直、煤巖識別、高可靠智能傳感器、支護自動化等關鍵技術還未攻克;掘進機無法實現自主定姿、定位的技術難題難以解決;工作面地質信息三維建模和井下復雜地質條件超前探測等方面的技術有待突破。 三是建設投入成本高,資金壓力大,對部分資源枯竭的煤礦來講負擔較重。智能化建設涉及設備多、系統多,在正常設備投入基礎上,還要投入智能化控制系統費用,總投入比較大。由于系統復雜,所需的設備、傳感器、攝像儀、纜線等種類多、數量多,在井下惡劣的工作環境中容易損壞,智能化系統配件價格比較高,維修費用較高。 四是人才隊伍素質滿足不了需求,培訓周期長。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是對現有普采、綜采、炮掘、綜掘等傳統工藝的顛覆,智能化采掘設備涉及機、電、液、通信、控制等多個專業,現場需要多專多能的高素質人員。這些高素質人員培訓周期長、培養慢,滿足不了智能化建設人員需求,尤其是熟悉煤礦生產與智能化的復合型人才短缺。 侯宇剛介紹,棗礦集團創新設立了“智能裝備工程師”職業通道,采取赴廠家脫產培訓、邀請專家到現場專題培訓、委托科研院校系統培養等方式,保障智能裝備的高效運轉和維護。目前,該集團已在8個專業選聘“智能裝備工程師”186人,按單位平均工資的1.4倍至1.8倍執行待遇?!跋乱徊?,力爭使‘智能裝備工程師’的數量在集團總專業技術人才中的比例達到10%以上(300人以上),為煤礦智能化數字化提供堅實智力支撐?!焙钣顒傉f。 探索總結可復制的建設方案 如何保障數字化、智能化效能常態發揮,提升煤礦本質安全水平?侯宇剛表示,要更高質量地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為礦工幸福生活與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侯宇剛建議相關部門持續發揮煤礦智能化發展協調機制作用。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完善政策,構建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為能源領域新基建穩步推進奠定基礎;經過實踐應用,不斷修改完善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加強對煤炭從業人員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知識培訓,培養適應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的高端專業人才,通過校企聯合,開展煤礦智能化專業教育,為煤礦智能化建設提供技術人才支撐。 面對前沿技術問題,侯宇剛表示,要加大先進、經濟適用的高新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力度;加強科技攻關,提高成套裝備的國產化水平和煤機裝備制造能力;煤礦企業、設備廠家和高??蒲性核_展聯合攻關合作,致力于解決煤礦智能化關鍵技術問題,推動智能裝備研究應用。 “煤炭企業可設定智能化常態運行考核指標,對智能化建設及應用開展盯崗寫實,確保建成的項目‘真能用、真會用、真有用’?!焙钣顒傉f,“同時,鼓勵企業探索‘機器人+’應用,加快煤礦危險繁重崗位作業機器人全替代,通過邊建、邊用、邊總結,凝練出可復制借鑒的智能化建設技術方案?!?/span> 作者:本報記者 陶冉 制圖:任尚云 編輯:時宜 文章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Yf0qXC3pCHvm3sttcdj5dw